隨著“雙碳”戰略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,綠色發展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,也是教育強國建設中校園建設的重要方向。高校作為能耗集中區域,其能源管理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。
從節約型校園到綠色校園,再從綠色校園到低碳校園,是高?,F階段及長期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。
1 高校能源管理痛點:傳統模式難以為繼
高校校園具有占地面積大、建筑分布廣、數量多、類型多樣等特點,用能情況極為復雜。傳統的能源管理模式存在諸多痛點,嚴重制約了高校的綠色轉型。
系統割裂是首要難題。電力監控、能耗統計、消防報警等系統往往各自為戰,數據“孤島”難以打通,無法形成統一的管理視圖。
新能源“閑置”現象普遍:光伏、充電樁接入困難,造成資源浪費嚴重。此外,公共區域照明、空調用電缺乏監管,長明燈、空調忘關或長時間處于過低溫度會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浪費。
2 AcrelEMS-EDU:整體解決方案賦能校園能源革新:
安科瑞AcrelEMS-EDU校園綜合能效管理解決方案針對校園能源統計、后勤計費管理、校園運維管理等提供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臺。
該平臺從“源、網、荷、儲、充”多個角度解析高校當下及未來的用能問題及用能需求,在統一的需求下實現“能源互補、信息互通”等管理模式,助力學校管理智能化、數字化、綜合化,實現節能校園、綠色校園、低碳校園。
一屏縱覽全校能源脈搏。通過動態圖表實時展示各校區教學樓、實驗室、宿舍等區域的用電、用水總量,支持能耗折算與趨勢分析,清晰呈現日、周用能變化,讓管理者快速掌握整體能耗態勢。
3 功能模塊解析:覆蓋校園能源管理場景
AcrelEMS-EDU校園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深度融合能源監測、智能管控與數據分析,為高校提供一站式能源管理解決方案。
綜合運維管理:對校園變電站、變電所、配電房內二次設備經過功能組合和優化設計,實現對全站主要設備和輸、配電線路的監視、測量、自動控制等綜合自動化功能。
綜合能耗分析:從能耗拓撲、組織拓撲、空間拓撲三個維度對校園能耗進行精準統計和管理,實現智能化與動態化。
公共用能管理系統:針對教學、辦公等公共區域用能進行檢測和管理,以房間為單位對水電用能進行統計,并對照明和空調用能進行策略管控。
宿舍電控計費系統:對宿舍用電進行精細化計量及控制,單間宿舍可最多進行5路獨立計量控制(違規電器識別、定時通斷),并具有基礎額度設置、跳閘記錄等功能。
校園電氣安全/消防火災:傳統消防電氣子系統為獨立運行系統,系統檢測到異常后只能在消防控制室主機上進行報警預警,無法進行遠程報警,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可接入消防電氣子系統檢測數據,既保證子系統獨立性符合消防驗收要求,又可借助平臺豐富的報警功能對異常情況預警報警,方便后勤管理。
智能照明/分體式空調管理系統:公區照明、空調用電往往缺乏監管,長明燈、空調忘關或長時間處于過低溫度會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浪費。對校園照明和空調進行遠程監測和控制(群控、策控、時控)可有效節省非必要浪費。
能源站監控系統:能源站作為冷/熱的供應源頭,對于保障能源的高效、穩定供應至關重要。人工智能在能源站的控制應用不僅優化了能源管理,還提高了運行效率。
光伏監測/能量管理系統:能量管理系統包含微電網光伏、充電樁及總體負荷情況,體現系統主接線圖、光伏信息、充電樁信息、告警信息、收益、環境等。
4 實踐成效:典型案例分享
吉首大學校級智慧能源管理系統:
安全效益:
排除校園能源設備的安全隱患,有效提高能源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,更好的保障校園的日常生活。
節能效益:
通過采用高性能設備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實現節能效益,降低用能成本,直接節能效益10%左右。
運營效益:
通過綜合改造,節約人力物力,大大降低學校運營成本。
5 結語:邁向綠色低碳校園的未來
在“雙碳”目標背景下,高校作為教育和生活為主的教育機構,應充分發揮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、社會服務的功能和優勢,以建設低碳校園為抓手,服務于節能減排工作和低碳經濟發展。
AcrelEMS-EDU平臺已在多家高校成功應用,幫助校園實現能源管理的智能化、數字化升級。這個平臺不僅成為高校能源管理的“智慧大腦”,更是綠色低碳理念的傳播者,將節約理念貫穿于校園建設與學生教育中。